2005春季懷鄉探古之旅 (3)

吳真惠  

迷足華陶窯……鶯歌-苗栗

      拜會過僑委會後,約十一點抵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顧名思義,這個博物館坐落鶯歌鎮,鶯歌的製陶燒窯技術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但直到1989年,這個館才建築完成,開始營運。館是以清水模鋼骨架,透明玻璃穿透內外環境,裡面採光良好。一個經驗老道的導說員,用台語﹙我們的要求﹚以一小時的時間,詳細的解說鶯歌的製陶燒窯技術的發展經驗,並介紹老式和新式的陶瓷窯和燒窯技術。在此我得知多年前弟弟特別去鶯歌採購送我的花瓶,是那邊的特產,名為水晶釉,相當名貴的。

      馬不停蹄的,我們趕赴苗栗的三義鄉。我們在神木春復古餐廳進午餐。虧得導遊找得到這種名字的餐廳!這個餐廳寬敞,店內擺設純樸,帶點古意的木桌椅,撩人懷舊思古,很能與其店的招牌名號吻合。客家口味的午餐清淡爽口。

      苗栗木彫博物館就在餐館的鄰近,我們信步走進去。在這裡順便說一下,65歲以上的人在台灣真享受,公車免費、火車半價、捷運打折、博物館也免費,聽說國內飛機也是半價,老人福利刮刮叫!

      苗栗木雕博物館屬苗栗縣文化局,於1995年四月開館,為台灣唯一以木雕為專題的公立博物館。三義盛產樟木,三義木雕起源於1920年代,有鄉人以樟木樹根做成奇木藝品,風迷一時,後與日人合作發展,漸成規模以迄於今。展區中以「台灣木雕藝術」最吸引我。 展示室分原住民木雕、建築與家具的木雕、三義木雕、轉型與展望等,展現台灣木雕藝術的古往今來。台灣木雕除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亦醞涵原住民和南島民族文化獨具的特色。惜館內用很大的空間展示中國歷代的雕刻演變及中國造像,影射台灣木雕乃是中國木雕的延承,有失偏頗。那些空間若用來加深台灣木雕藝術的特色,就更能相得益彰。要不,也可用之介紹世界各國同一時期木雕的發展,而不光是介紹中國的木雕,那就更有世界觀了。該館每年舉辦木雕創作比賽,優勝作品,由博物館收藏展覽,我看到幾件名列前茅的作品,有栩栩如生的老虎群,有細膩的風景木雕,都是一時之選。這是提倡木雕藝術很實際有效的方法,值得表揚。三義真是名符其實的木雕之鄉,車子經過的大街小巷,都是做木雕生意的,路旁堆的都是大小不同供雕刻的木料。






      一天內像跑馬燈似的參觀了兩個博物館,夠了!午後三點多我們到了華陶窯。窯的經理柳先生已在山下入口處恭候多時了。聽過華陶窯嗎?大概沒有,不急,我也是‘莫知也。’根據華陶窯的簡介,華陶窯名稱的涵意,即是有花有陶的柴燒窯場。華陶窯大門的牌樓是以樹幹原木的顏色搭成的,帶著藝術的華陶窯三個字,俏皮的釘於一塊像是水上撿來的浮木上,‘浮木’這才掛在牌樓的正中。光是這個噱頭就夠你瞧的了!

      是日天氣清涼,柳先生是個年輕人,頭上包條布頭巾,身上帶著隨身講的擴音設備,他帶頭,我們沿著有坡度的山路緩緩而上,一面聽阿裕﹙柳先生要我們這樣稱呼他﹚以台語妙趣橫生的介紹,一面目不暇接的欣賞沿途的草木花卉。我看到開山者,獨具一格的創意,人工的整理配合著自然景色,利用美學、力學的原理,含蓄而不跨張、自然而不扭捏作態,純樸的參雜在天然的環境中,使你只感到自然的美而不感到人工的彫琢堆砌,這是道地的由泥淖中走出新路來。山水、雨水被導至一個大的陶盆,盆滿了,溢出的水像小瀑布似的傾流至下面的另一個盆,一個接一個盆,沿著山坡的斜度往下排列,盆內還有幾片荷葉飄浮著,想像適當時節時,也會看到盛開的荷花吧!我們走的是石頭所鋪的路,石頭很藝術而不呆板的鋪排,作了幾個彎,加了幾個叉口,更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路面寬敞,小型驕車上下無礙,兩旁花木扶疏,陽光從葉縫間投下斑駁的光點,不覺得熱。走到半山腰時,阿裕指著路旁一棟不起眼的小屋說:看!那是什麼?是土角厝!啊!有人猜中了。



      走過幾處級數不等的紅磚台階,迂迴周折,如入一個誘人的迷陣,我們到了更高的山腰頂上,一座木造涼亭,方方正正的坐在那裡,亭內有木造桌子及椅條板凳,收拾得乾乾淨淨,桌上擺著此窯燒出的茶具,窯主人以麥茶招待這些遠來的客人,還送每人一個小小的陶製首飾。站在此亭,看著漸漸西移的太陽,瞇著眼,發呆的,任憑掠過大安溪迎面而來的晚風,吹亂了我們的頭髮,有‘一身疲勞風吹散’的愉悅,一時間,心胸開闊起來,塵心頓息,俗意全消。阿裕指著亭台的正遠方說,那就是有名的鐵砧山。鐵砧山配著近在咫尺潺潺而流的大安溪,故鄉的好山好水,在此盡收眼底!有感於此,阿裕引導大家合唱‘黃昏的故鄉’,那絲絲扣人的‘彼片山、彼條溪水,永遠包著咱的夢,今夜又再夢到伊…啊親像在等我耶…’。此時此地,我們讓愛鄉和懷鄉之情,盡情的燃燒…。我憧憬著在夏天的晚上,在這個半山上,對著一份淡月;一縷輕風;一陣花香;一份鄉情,該是什麼樣的感受呢?



      為了讓我們不虛來華陶窯之行,阿裕給每人一塊陶土,要大家試試自己的手藝,希望大家拿捏一番後,能發現自己還未開闢的藝術天份。但警告大家千萬不要問人家,‘你捏的是什麼東西?’,也不要問‘你看我這個做得怎麼樣?’那是會傷感情的。幾番拿捏,幾度談笑,看看自己的成品,也左看右看別人的傑作,沒有人敢問身旁的人捏出來的是什麼東西,也沒聽說誰發現了自己的藝術天份?倒是牽扯了一些小時候捏黏土娃娃的回憶和情懷。在洗手後等待晚餐之時,窯主人陳文輝先生趕回來與我們碰面。陳先生熱誠慷慨的親自帶我們到另一邊的山麓專訪他不肯輕易示人的珍花異蘭。這是白色而花型不大的台灣原始野生蝴蝶蘭,從未經過雜交配種的‘台灣阿嬤’。白色的花都是附在樹幹上的小草盆裡,清雅脫俗,朵朵開綻的花在夕陽下,酷似許多白蝴蝶繞著樹幹在飛舞。天色已暗,我們打道回華陶窯的餐廳。在佈著大型卵石蜿蜒的山路上,我問陳窯主,他開墾此山的初衷,他簡單明瞭的說:就是要展現台灣式建築的美。我無意間發現一個大型的草笠掛於門外的牆上,下面有幾行字說明這草笠的用途。它叫放屎笠,是古時下雨天,人們戴著去外面大解時之用,為了遮蓋全身所以比普通的草笠大些。你瞧,在這兒,我們可以難得糊塗的發獃看風景,享受無聊和因無聊而邂逅的優雅,也可上一堂台灣歷史課,樂在其中。

      今晚我們就在此進膳。餐廳是由紅色的磚隨山勢圍成的迴廊式長方形的建築,東西兩面有窗子,一邊遠眺可看見鐵砧山和大安溪,一邊可欣賞臨窗的水池和有拱橋的庭院。在擺著簡撲的桌子和椅條的餐廳吃飯,很像我外婆鄉下的老家,另有一番風味。湯和菜都是大鍋大盤,自助式,全是有機的質料,不是大魚大肉,但清淡可口,我添了三次飯菜。飯間,陳先生的胞妹說:許多野草野花,並不是雜草雜花,它們都是有用的植物,有的有藥效,有的有營養價值,不應隨便剷除,言畢,她以我們吃的菜為題,吟出她自作的詩來助興,這一餐吃得真有文化,真是一等一的享受!興致一來,陳先生開了兩瓶鄰居自釀的高粱酒來餉客,阿裕說這也是他難得的招待。離開華陶窯時已是披星戴月,阿裕拿著手電筒送我們到山下。

      我來此窯之前並沒有抱持什麼憧憬,以為這不過是個走馬看花普通的燒窯之地,哪知我越走越看越喜歡,漸漸的,我覺得我走進了武陵人發現的世外桃源,我迷足於花陶繽紛之中,流連忘返,我驚奇的發現,這是一個境界,不是一個地方。窯主陳先生是個腳踏實地很有深度的人物,愛鄉而能身體力行的實踐家。一張黝黑光亮的臉透著紅光,曾經當過立委,多年來致力於此,頗有成就。他秉持「根源本土」的價值觀,成立此窯於1984年。位於苗栗苑裡鎮,背倚火炎山,俯瞰大安溪沖積扇形平原,面積近一公頃。其景觀特色有:相思﹙以相思樹木柴燒窯﹚登窯和現代柴燒陶藝;以本土思維作為設計藍圖之台灣式的園林;他從事台灣原生植物栽植與復育,不遺餘力。

      像陳先生一樣在默默本份耕耘的人很多,陳先生特別介紹一個年輕小伙子,賴先生,說他每每利用工作餘暇,從事田野耕種整修,是個難得的年輕人。看到了這些人的肯幹、苦幹、實幹,我看到了台灣人的可愛、台灣的希望。你若有機會回台旅遊,這是個必去的地方。



(本文已刋於2005年9月份台灣鄉訊  http://www.taahouston.org/2005jnal/0509_jnal/0509_jnal.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五O理髮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