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遊(37): 義大利翡冷翠~4,聖母百花大教堂
本文引用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fxlLt9yaHwBz1X004MiOfjs-/article?mid=2334
從米開朗基羅廣場下來,就直奔聖母百花大教堂
我們下塌的旅店就在教堂附近
好龐大的建築群體,遠望以為又碰到整修,蓋上了布幔
它採用了白、紅、綠三色大理石作為貼面,遂具有了明亮、柔美的面容
位於主教座堂廣場 Piazza del Duomo上,由主教堂(左方)、洗禮堂(右方)、鐘樓(洗禮堂後方)構成
興建於文藝復興時期,歷經了一百多年的歲月和多位建築天才的「前仆後繼」才完成。集翡冷翠的光榮與驕傲於一身
如此大的教堂,位在不很大的廣場上,顯得擁擠
而且,四周被商家店鋪包圍,是不是這樣更顯得平易近人
不同於一路旅遊所見到的雄偉教堂,那樣的莊嚴肅穆不可攀
或許教堂本該在凡塵俗世中,好洗滌世人的心靈
主教堂正面,美麗的哥德式建築
是重建在聖雷帕拉達教堂的原址上
外牆上雕刻了許多的聖經人物
教堂前招攬遊客生意的馬車
主教堂正門
大門上,充滿了故事
細看大門上的「人物」
教堂的側邊
赫然發現,左邊小圓頂的下方有個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
拉近看
教堂於 1296年奠基,1367年時決定加蓋大圓頂
但當時的技術尚無法勝任,主教堂完工後卻開著天窗
一直到 1418年市政府舉辦公開競賽,由熟知羅馬建築的布魯內雷斯基 Brunelleschi獲勝
大圓頂在他的巧思和毅力下,這項艱鉅的工程終於在 1436年完工
整座教堂從奠基到舉辦獻堂典禮,歷經了一百多年的歲月
百年後,米開朗基羅在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也建造了一個大圓頂
這趟旅遊,兩個大圓頂都見識到
也同意米開朗基羅的自嘆不如說,「我可以建一個比它大的圓頂,卻無法超越它的美」
聖彼得大教堂,高 138米,直徑 42米
聖母百花大教堂,高 114.5米,直徑 43.7公尺
大圓頂的建造使用了 400多萬塊磚
頂端的銅球是於 1469年放上去
教堂內觀
仰望大圓頂,非常壯觀的濕壁畫《最後的審判》,出自名畫家瓦薩力 Giorgio Vasari之手。這幅面積達 3600平方米的壁畫,是於教堂完工一百多年後才繪上
仰頭看看就好,我們沒有爬上463級的階梯去近距離欣賞,希望接受審判的日子還很長久
教堂旁的喬托鐘樓 Campanile di giotto,於1334年由喬托設計
喬托曾接手主教堂後期的工程,(初期的建築主事為 Arnolfo di Cambio,和聖十字教堂 Santa Croce的建築師同一位)
但 1337年喬托過世後,由 Andres Pisano 接手續建鐘樓
鐘樓高85米,是一座方形的柱狀塔樓,比大圓頂矮30米
建造的材料為白、紅和綠色的大理石,花了30年的時間完成
外牆有精緻的浮雕
主教堂的正對面是聖喬凡尼洗禮堂 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
一座8角形的羅馬建築。最初建於5~8世紀,後於1059~1128年改建
是廣場上最有歷史的建築物,也是翡冷翠的古老建築之一
詩人但丁及許多文藝復興領袖,均在此受洗為天主教徒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3扇銅門上的浮雕
這扇東側的銅門,門上有10格浮雕,刻畫著10個舊約的故事
這是吉伯提 Ghiberti的傑作,費時27年於1452年完工
他將繪畫裡光線的明暗技巧放進雕刻,讓浮雕呈現半立體的效果。這精巧的技藝,巧奪天工,讓米開朗基羅讚嘆不已,而稱之為「天堂之門」,同時也被譽為文藝復興的經典作品
另北門也是他的作品
1966年洪水沖壞了大門,現在所見的是複製品
原件一塊塊的保存在博物館
左上角第一格訴說著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的故事
在銅門之上的大理石雕像
從米開朗基羅廣場看聖母百花大教堂,氣勢是如此的宏大雄偉
它位在翡冷翠的地理中心,也位在翡冷翠傲人的歷史光芒中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