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門遊(3): 金門海邊

本文引用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fxlLt9yaHwBz1X004MiOfjs-/article?mid=9463
 

到金門的第一天傍晚,同學就帶我們到北山斷崖(古寧頭)的海邊走走
海灘上,遍佈一塊塊形狀不一的紅色大石塊
同學說,這些大石塊原是岸邊石壁上的紅土層(鐵質結核層)
經海水侵蝕而崩落,又日積月累的風蝕海蝕,逐漸產生了蜂窩狀,當地人稱之為「貓公石」,是金門海邊一大特色
小金門也有一大片的貓公石奇景,可惜我們去時碰到漲潮,無緣再見



 



 

沙灘上一個個的小土窯,不知是什麼水生物住的房子?



 

幽靜的沙灘,空氣中飄著一股淡淡的鹹味
我們走著聊著,享受海風拂面的舒暢
見到沙灘上立著一根根的石條很好奇,同學說這是在養殖牡蠣(蚵)



 

石條上長滿了蚵
這些豎立在潮間帶的石條,靠海水的漲退帶來蚵苗附生其上



 

還在訝異中,見兩人挑著扁擔走向石蚵林,猜想他們大概是要採牡蠣



 

趕緊過去和他們聊聊
好親切的一對夫婦
他們說,這些石條是祖先留下,有好幾百年歷史了
多久收成一次?半年
一年只收兩次,靠採收石蚵能維生嗎?我不忍問他們
希望他們能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
後來,請問他們可不可以讓我照幾張相?
這位穿紅衣的婦女靦腆地說,我今天穿得很隨便,照相不好看
沒關係,很好看的
就是喜歡這樣的真實呈現

石條立在海裡,蚵苗生生不息
也就世世代代的傳給子子孫孫



 

先生用鑿子把石蚵剷下,婦人把好的石蚵挑選出來



 



 



 

石蚵林佈滿海邊,夕陽下透著一縷生活的艱辛



 

踩著餘暉回家



 

我們從北山斷崖沿著海邊走到北山安檢所
趁著夕陽尚未完全西下,同學載我們轉往慈湖平台看落日



 

這一根根斜向穹蒼的鋼條是什麼?作何用?
同學說,這叫「軌條砦」
是用鐵軌鋸成段,固定在水泥塊上,擺放在海岸
當初是為了防範共軍的登陸艇進犯金門沿海,以此軌條砦為障礙

時代往前走,面對這些國共對峙留下的歷史產物
能喚起多少記憶和關注?



 

柔美的夕陽,寧靜的沙灘
一長排無止境的軌條砦,像一條巨型蜈蚣盤據著海岸
交織成一幅如此特殊的景觀



 

遠處的小島即是烈嶼(小金門)



 



 

同學說,金門的自然景觀屬夕陽最美
第二天,我們從小金門回來,同學到水頭碼頭接了我們,要去建功嶼
走下通往建功嶼海濱的斜坡,有建於民國68年的「誠實堡」和保育活化石鱟的「浯江溪鱟巡守隊」



 

浯江溪口眺望金城市區



 

漲潮時建功嶼是孤立在海中的小島(白天拍的)
位在金城鎮浯江溪口,面積約500平方公尺



 

退潮時通往建功嶼的步道就現身了
太陽要下山了,我們快步走向建功嶼
走在這條由花崗岩舖成的步道上,不禁想起聖經中摩西過紅海的故事



 

黃昏,海風徐徐
暮色緩緩流動著......



 



 

在清末民初時期,曾為痲瘋病人自生自滅之地,故亦稱為「痲瘋島」
民國49年改名為「建功嶼」直到民國86年駐軍才完全撤守
此後金門縣政府致力發展觀光



 

到了建功嶼
對地質頗有研究的同學,站在巨石上向我們解說「煌斑岩」的由來
金門位於大陸邊緣,表面是一海島,其實是大陸向海傾斜剝落的一塊
岩石本身有許多裂痕,在地層變動時,有新的岩漿湧出形成了這種岩脈



 

同學特地帶我們看這個大石頭「坂頭許界」,並講述其故事
金門許氏先祖許廷用,明代進士出身,出仕退休後,在故里後浦組鄉勇築土堡抗倭寇,朝廷以其護土有功,封地歸許氏,號稱「山海歸士夫」
後浦堡聚落後來發展成為金門歷史舞台的重心
也是現今金門最大的城區(金城)



 

島上有座巨大的鄭成功石雕像(15公尺)
2009年由福建省南安市政府所贈送



 



 



 

採蚵人家背著重擔
留下一行行的足跡,在軟泥上



 



 

趁著天黑和漲潮前,走回到金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五O理髮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